新手爸媽腰背痛:抱B、餵奶、推車全攻略
- Expert Medical
- 6月3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7月18日

半夜餵奶彎腰、日間反覆從嬰兒床抱起寶寶、推 BB 車外出、搬奶粉紙箱——難怪產後幾星期,腰背像被「拉柴」。其實只要幾個生活細節調整,就能大幅減少負擔。
為何產後仍易腰痛?
懷孕與生產期間韌帶鬆弛、姿勢重心轉移、核心/骨盆底肌力下降;生產後短期內未必立即恢復。加上照顧嬰兒需頻繁彎腰、提抱、餵哺,肌肉疲勞與不良力線容易引發或延續背痛。

1.抱寶寶:3 個力學重點
靠近身體再提:彎膝下蹲,將寶寶靠近軀幹再抱起,減少前伸長槓桿。
用腿發力,不用腰猛拉:起立時撐腿力量,保持背直。
避免長時間單側抱髖:將重量集中一側會令下背肌群不平衡;改用前抱或雙肩背帶分散重量。
2.餵奶/餵哺姿勢:帶寶寶到乳房,不要把身體折過去
無論母乳或瓶餵,記得把寶寶墊高(枕頭、哺乳枕),自己背部有良好支撐;避免圓背長時間低頭,可定時抬頭伸展頸胸。變換抱姿(搖籃式、橄欖球式、側躺式)能減少重複性肌肉疲勞。
3.換片、洗澡、入汽車座椅:把工作面抬高
將換片枱調至腰或髖高度;洗澡可用檯面洗盆或廚房水槽;裝汽車座椅時跪下或使用滑輪底座,減少前彎扭腰。
4.推車、背帶與搬重物
推車時站直、手肘微屈,避免過度向前探。
選擇可調整高度之推車/背帶,讓重量平均分佈於臀帶與肩帶。
大件物資(奶粉、尿片)分批搬運;用小推車代勞。
5.自我舒緩:熱/冷敷、短程活動、支撐座姿
產後初期若肌肉緊繃,可使用熱敷放鬆;急性拉傷或腫脹可短期冷敷。保持輕度活動(短程散步、輕柔伸展)往往比完全臥床更有助恢復;長時間坐餵奶時在腰後墊枕、腳下放腳踏支撐。
什麼時候要找樂頤醫療?
若產後腰背痛:
持續超過數週未改善;
痛度加劇、夜痛或伴下肢麻痺;
影響抱B、行走、睡眠; 應諮詢醫護/物理治療師,排除更嚴重病因並制定復健計畫。

留言